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60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全国首批42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共建的学校,被称为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6月6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招办主任曹兵先生做客新华网谈2014年高招政策。
以下是本次访谈的精彩内容:

合肥工业大学招办主任曹兵先生做客新华网谈2014年高招政策。新华网 夏添 摄
【访谈视频】
————————————————————————————
合肥工业大学定位:985、211高校 学校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科覆盖面比较全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目前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安徽省省部共建的一所重点高校。合肥工业大学是1945年建校,1960年就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79年邓小平同志为合肥工业大学亲笔题写了校名。经过将近70年的发展,合肥工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的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目前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和理论,电力电子,一个国家重点培育的学科是农产品加工和贮藏。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比如测控技术、机械设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制药工程、资源勘查、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建筑学、土木工程、新能源材料以及物联网工程,学校有52个博士点,150个硕士点,整个学科还是比较全面的。
合肥工业大学招办主任曹兵先生做客新华网谈2014年高招政策。新华网 夏添 摄
贫困地区计划招生320人 新增针对农村户籍学生自主选拔录取计划
招生政策稳定 计划招生8000人 合肥、宣城两校区分别按专业、大类招生
为了让更多贫困地区或者农村地区的学生有更多上好大学的机会,国家在去年的针对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基础上有很大的扩大,今年教育部规定合肥工业大学是320个,另外还增加了一项新的招生内容,就是针对农村户籍的学生,而且在农村中学读书的学生的一个专项自主选拔录取计划。学校总招生规模的2%用于这个招生,也就是160人。
今年总的规模是不变的,今年还是8000人,8000个计划分成两个校区招生,其中合肥校区5000人,宣城校区是3000人。宣城校区是宣城地区政府和合肥工业大学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刚刚建立的校区,从2012年开始招生,这个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合肥校区是平等的,虽然填报志愿时是按照两个代码招生,考生填的时候相当于两个志愿,但这只是为了限制考生在两个校区学习,相互不流通。但是将来毕业证是一样的,师资、管理包括配套政策都是一样的。这两个校区在所有省份招生都是按照一本来招生。
合肥校区是按照专业招生的模式,宣城校区是一个创新的模式,先按大类培养,后分到专业去。宣城校区的分数比合肥校区的低一些,因为它不在省会。宣城靠近江浙交通也是很方便的。由于两个校区存在分数差,一些对合肥工业大学情有独钟的考生反而是好事情。假如在合肥校区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再填报一个宣城校区这就有可能作为一个保底,这样进入合肥工业大学的机会就更多一些。
实际上通过这两年的情况来看,宣城校区的教学、管理各方面都非常好,学风也非常好,而且将来读研究生深造,再回到合肥校区的机会也是很多的。

合肥工业大学招办主任曹兵先生做客新华网谈2014年高招政策。新华网 夏添 摄
学校认可政策加分 平行志愿录取建议考生服从调剂 入校一年后学习成绩进入前30%考生允许转专业
对于各个省市区的加分政策学校都是认可的,只要是当地的招生考试院认可的政策学校都认可。对于特殊类的招生,主要是自主招生,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都采取了面试这样的环节。
现在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采取了平行志愿的录取,主要是考生在当地省份的名次、排位是比较关键的参考因素,填报志愿的时候这是一个主要的参考指标。另外,合肥工业大学在录取的时候一般的提档率都是在105%左右,但是因为很多省都会进行投档之前的模拟,有经过两三次模拟的,所以合肥工业大学一般都是要通过浮动尽量使提取来的档案不要变成死档。
有的同学可能是比较执着,一定要选择某一个专业,否则就不服从,但实际上这样的选择并不一定很明智,个人理解还是能够填一个服从志愿,先进到学校来,合肥工业大学也能理解考生的这种想法,还是给考生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比如去年学校就已经把一年级结束以后的再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把这个比例扩大到前30%,也就是说你进校后第一年学习成绩在前30%,到第二年之前都可以有一个申请再次转专业的机会,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现在都是通识教育,各个专业差别不会太大,一般来说申请转入的专业也不会对你学的课程有什么特殊的规定。关键就是你自己在本专业一是要努力学习,争取进入前30%,那么将来你都有机会申请你心仪的专业,一些热门的专业,可能会拿出少量的指标再经过竞争,当然还有一些相对不是特热门的专业转入的机会就会大一些。
学校与多所国外高校开展交际交流活动
合肥工业大学和很多国家的学校也都有交流,像和美国就有1+2+1这样的交流计划,这个“1”就是第一年在合肥工业大学上,二年级、三年级到美国,四年级再回来,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拿两个毕业证。另外学校跟德国有TU9计划,和韩国也有的一些交流计划,另外还有短期的,包括像到台湾半年的交换,还有到美国的暑期带薪实践等等。现在应该说开放型大学这些机会都是很多的。像交换生还要看看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就业率一直稳保96%以上
学校的就业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的,首先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工科专业居多,也就是说偏向于应用型的人才,用人单位比较欢迎。学校的培养特色是工程基础厚,动手能力强。所以用人单位觉得比较踏实、好用。工信部部长苗圩,还有很多大企业的老总,还有政界的,包括也培养了几位院士。现在学校就业率一般都保持在96%以上,2012年学校是教育部评的就业50强之一,所以就业率是没有问题的,现在主要是提高就业的层次,像世界500强啊,还有大中型国企啊等等,其中还有30%几左右都继续读研深造了。